目標
昨天有一瞬間忽然浮現如果能從這個惡夢中醒來就好了的念頭。
不過下一秒自己愣了一下,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忽然這樣覺得。
因為再仔細想想,我一直知道這是現實啊,再合理不過的現實,
再無奈不過的現實,我從來就沒把那當成惡夢過。
不管了。那不是重點,只是我昨天想講,但因為吃完宵夜後
心情好些就懶得說了,然後現在既然要寫東西,乾脆順便講掉。
重點是,這幾天我又稍微讀了一些 haskell 的東西,像是 ST
monad, 剛剛又聽到 reactive programming, 然後又看到
關於 shell scripting 的東西。
一瞬間我又開始在想這些事,那些我到底比較靠近哪一邊的事。
我比走工業的人更在乎學術,但又比走學術的人在乎工業。
我喜歡試那些可能可以改善開發方法的方法,但又看不太下去
純數學與邏輯的東西,覺得自己慧根不夠,也不夠有耐心,沒
看多久開始不耐煩。
好像是老林說的。於是或許有一個很好的選擇就是嘗試銜接兩者。
我想我是可以認真朝這個方向走,不是做那些我不甚感興趣的產品,
也不是猛念不知道可以幹嘛的理論。想想,每次在讀 haskell
相關的東西,不是常常會有發現新大陸感,或是想拍案叫道這才是
正確的解決方法嗎?
比 haskell 再難的東西我看不懂。ruby 也早就沒什麼我覺得再摸
能學到的了。我甚至可能會想說,我在 ruby 裡打混太久了。那種
茅塞頓開的感覺,大概只有在看 haskell 的東西才會有。也許再過
幾年,會變成只有看 agda 的東西才會有,甚至是想發明更厲害的
東西之類的。但總之,現階段大概是這樣。
於是一邊學習,一邊實驗並推廣與嘗試導入,可能可以是我目前
最想嘗試的東西。這某方面而言或許可以在學習與務實間達到
某種平衡。比方說,之前在 rest-core 裡實作的那些非同步相關的
東西,目前在 pic-collage 運作良好,流量可能在 600~800 rpm
之間吧?我想這算是個實驗,而且我是覺得效果不錯。
最神奇的是,我覺得這樣做理論上很好,但好像沒有人這樣做。
嘿,好像我發明了什麼神奇的東西領先眾人,但其實沒有,沒錯,
是很多人完全不知道也不懂,但也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再自然也
不過的一種方式了。這個隔閡是怎麼回事...。
再加上剛剛跟別人聊到的,如果這種非同步方式,還可以更進一步
做成 lazy evaluation (或 future?) 不是又更厲害了嗎?然後就
很手癢,想試試看。可能做個 ResponseThunk 之類的 object proxy,
內部的 callback 用法會有點差異。說不定 celluloid 也已經做到了,
我不知道,還沒細看。
大概是做這些東西,在現階段而言,會讓我比較感興趣。總而言之,
一方面是自己的學習,另一方面大概就是與人切磋,希望有更多人
能接受這些「新」(其實一點都不,只是少人用)的方式。至於
什麼對這個世界好之類的屁話就不說了...。
那遊戲呢?
我在想,現階段還是暫時放棄好了。我的意思是,大概就只當成
娛樂而已。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好累。想到時也覺得有些懼怕,
總有種好像有點心理障礙的感覺...。算了,單純娛樂的話就沒什麼。
不排除以後可能會想再回到這個領域就是了。或許,那是某種家吧。
*
haskell 是個大寶箱,感謝所有與我討論的人。
我個人的 mind blowing 歷程大概是:
2001 C (programming)
2004 ActionScript 2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2005 C++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6 Ruby (scripting)
2007 Haskell (functional programming)
? Agda (...i haven't got it)
其他的語言則大多是可以直接觸類旁通的,不需要特別研究。
會是以上幾個語言,可以說是碰巧,就是同類型裡第一個接觸
到的這樣吧。有機會再聊聊以上的每個階段。
--
等等,這種好像講完就是全部完成了的感覺是什麼鬼?
2 retries:
> 等等,這種好像講完就是全部完成了的感覺是什麼鬼?
這不就是「指出一張嘴」? XDDDD
嗚嗚,我這麼快就只剩一張嘴? XD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