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have you found for these years?

2009-12-29

給忙碌的都會人

晚上吃東西時,偶然看到一句廣告詞「給忙碌的都會人」,
忽然在想為什麼要忙碌?為了什麼?收入?但我不覺得這些「忙碌」
有換到相對應的報酬,儘管確實有正相關沒錯。那麼是否是因為
進度不如預期,所以需要趕上預期的進度?先撇開是否有過大的預期,
想像如果有更多時間,進度上就能達到預期嗎?我覺得難講,
更何況時間總不會是無限的...

其實很多時間根本是白白浪費掉的。雖然有時候根本不會發現。
但換個角度想,如果完全改變執行方法,是否根本不會碰到這些問題?
比方說,用 A 當然不會碰到 B 的問題;反之亦然。

高手和低手的效率可以差到十倍以上,這應該不用多說了。
但我覺得好的執行方法和不好的執行方法,效率可以差到上百倍。
也就是說,一群低手或許比不上一點高手,但如果低手用好的方法,
而高手用爛的方法,那低手是很有可能有比較高的效率。

比方說,如果動不動就重新發明東西,再厲害的人也要花上很多時間...
但也很可能現有的東西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搞半天最後發現還是要重新發明。
什麼時候發現這個問題,而改變執行方向,會是很重要的關鍵。
沒有人能一開始就能知道所有的問題,有些問題是半路才會誕生的。

* * *

我覺得台灣有個現象... 就是進度落後的話,會覺得需要補人或是補時間。
尤其是後者。但基本上投入更多時間,真的跟是否能趕上進度,沒有非常
直接的關係。畢竟時間很明顯只有線性影響力,而人的精神與耐力有限,
二十四小時不休息,不代表有三倍的生產力。很明顯增加時間,
能帶來的幫助最多只有線性,甚至不到線性。當然我們總是會依照時間
來調整預期,比方說一天有一天的作法,一年有一年的作法,當然不會相同。

但如果原本預定一年做完的,進度落後,然後延長至二年,
基本上應該不用預期他會有原本兩年的生產力,甚至更慘的,
只照原本的作法繼續,搞不好還不能完成也說不定,畢竟世事多變...

我想說的是...

1. 如果進度不如預期,與其檢討細節,不如檢討方法,拉高一個層次
2. 執行力真的比實作,甚至設計要來得重要得多
3. 如果完全照著進度走,還會想趕什麼嗎..?
4. 台灣的高工時,真的只是單純的因為「環境」嗎?

0 retrie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



All texts are licensed under CC Attribution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