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have you found for these years?

2011-05-18

oauth 筆記

先看這篇搞清楚 1.0 跟 2.0 之間的差別。

Top Differences between OAuth 1.0 and OAuth 2.0 for API Calls

簡單來說就是,由於 1.0 設計跑在 HTTP 上,所以要自己發明一套安全檢查,
有各式各樣的驗證來確保使用者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攻擊。

超 複 雜 (OAuth 1.0)

然而 2.0 雖然在草稿中,但由於設計跑在 HTTPS 上,所以大部份的安全
檢查都不用做了,完全靠 HTTPS 即可。

超 簡 單 (OAuth 2.0 (draft-ietf-oauth-v2-15))

是說超簡單,但 spec 總是寫得落落長,看重點就好了。重點在
7.1. Access Token Types 裡的:

GET /resource/1 HTTP/1.1
Host: example.com
Authorization: Bearer h480djs93hd8
就這樣,不用一堆麻煩的 signature. 這種簡易的 Bearer access token,
要看 OAuth 2.0 Bearer Tokens. 總共有三種用法,分別是 HTTP header,
POST with form-encoded, 和 GET. (那不就是全部都行的意思?)
HTTP header 的話就像上面那樣,然後有個示範是這樣:
GET /resource HTTP/1.1
Host: server.example.com
Authorization: OAuth2 vF9dft4qmT
或許還在草稿中的關係,不知道到底要叫 Bearer 還是 OAuth2...
但總之用在 GET/POST 裡應該是叫 oauth_token. 也只要不要算
signature, 然後不要一堆各式各樣的 token (as in OAuth 1.0),
大抵上就算滿好處理的了。

唯一的麻煩只在最初的 authorization, 需要 redirect 那部份,
而這方面在 OAuth 2.0 看起來也簡單多了,就一個 code 而已。

大抵上確實跟 facebook Graph API 作法差不多,只有一些小細節不同。

* * *

我已經從 rest-graph 中拆出 rest-core, 接下來可能把他拆成一個
git submodule, 然後看情況要不要做成獨立的 gem. 接著大抵上
就能在上面再加蓋一層 OAuth 1.0/2.0 的 wrapper. 做 2.0 基本上
是沒什麼改變,重點是 1.0 真的好複雜,其實我不太想做。但現有的
oauth gem 我覺得滿難用的...

另一方面,透過 oa-oauth, 我注意到 faraday, 其地位大概就類似
目前用的 rest-client 吧。基本上我對 rest-client 是算相當滿意,
所以沒意外並不想換掉 rest-client. 但是 faraday 乍看之下,模組化
似乎做得比較徹底,或許能夠直接在上面做 OAuth 的東西,而不是
額外再去用一個 gem.

也就是說,也許 rest-graph 本身可以做成 faraday 的 middleware.

想到這裡,就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動手。基本上雖然很多東西我都想
自己做,但那都是基於對現有的東西不滿。如果有一個我很滿意的東西
會動,我也就懶得重新造輪了。oauth gem 不行,oa-oauth 可以,
faraday 還沒細看,但有潛力。

怎麼辦呢...

關於這些考量,再下次某一篇中再重新描述。說真的,覺得有點沮喪。

* * *

OAuth 1.0 真的覺得很棘手。現在很可能需要他,但 oauth gem
我不喜歡,而且這雖然是個應該還會活很久的標準,可我對重做舊東西
興致實在不高。

而另一方面,看起來 linkedin 是想要另一個 client, 這是個機會。

真的不知道怎麼做好哩...

最後這是之前看 OAuth 1.0 的筆記。spec 落落長看起來真的很累,
簡單的範例比什麼都有用。

(server) init callback -> get oauth_token (tmp) / oauth_token_secret (tmp)
(client) redirect with oauth_token -> (from callback)
get oauth_verifier (tmp) + above oauth_token (tmp)
(server) authorize with oauth_verifier (tmp) and oauth_token (tmp) ->
get real oauth_token and real oauth_token_secret

(taken from my buzz notes)

0 retrie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



All texts are licensed under CC Attribution 3.0